2015年第一季度,全省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韩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66天,平均达标率为51.2%;与2014年同期比较,关中各市(区)优良天数增加8~37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12~24天,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省河流中,汉江、丹江和嘉陵江水质继续保持优;渭河流域水质继续改善,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同比下降9.1%和34.3%,干流出省潼关吊桥断面继续保持Ⅳ类,渭河支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同比下降31.0%和14.3%;延河和无定河轻度污染。2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宝鸡、咸阳、渭南、榆林、安康和商洛各功能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全部达标。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5年起,全省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韩城市共13个市(区)均按照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其中,汉中、安康、商洛、榆林、西咸新区和韩城市为今年新增城市。全省除西咸新区和韩城市外各市(区)均监测降尘强度。
(一)优良天数:一季度,各市(区)优良天数为7~66天,达标比例在8.2%~73.3%之间,平均为51.2%;优良天数最多的为榆林和商洛,最少的为韩城(图1)。
(二)主要污染物项目浓度:一季度,各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范围为101~231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3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范围为49~142微克/立方米,平均为8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浓度范围为22~191微克/立方米,平均为5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浓度范围为15~58微克/立方米,平均为4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2.2~6.2毫克/立方米,平均为3.4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69~109微克/立方米,平均为95微克/立方米(表1)。
表1:2015年第一季度各市(区)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项目浓度表
单位:微克/立方米
城市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
细颗粒物(PM2.5) |
二氧化硫(SO2) |
二氧化氮(NO2) |
一氧化碳(CO) |
臭氧 (O3) |
西安 |
154 |
74 |
41 |
44 |
3.6 |
69 |
宝鸡 |
122 |
71 |
26 |
38 |
2.9 |
70 |
咸阳 |
132 |
76 |
40 |
40 |
2.3 |
103 |
铜川 |
139 |
82 |
49 |
41 |
2.9 |
109 |
渭南 |
127 |
76 |
36 |
36 |
2.2 |
78 |
杨凌 |
123 |
69 |
40 |
15 |
3.5 |
89 |
西咸 |
231 |
142 |
41 |
55 |
3.0 |
108 |
韩城 |
196 |
119 |
191 |
58 |
3.7 |
98 |
延安 |
132 |
65 |
65 |
56 |
6.2 |
90 |
榆林 |
101 |
49 |
31 |
44 |
3.6 |
103 |
汉中 |
126 |
98 |
22 |
39 |
3.5 |
103 |
安康 |
123 |
88 |
43 |
30 |
3.6 |
104 |
商洛 |
101 |
61 |
22 |
29 |
2.8 |
106 |
平均 |
139 |
82 |
50 |
40 |
3.4 |
95 |
注:CO为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单位为毫克/立方米;O3为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
(三)同比变化:关中各市(区)和延安市与2014年同期相比(不含2015年起执行新标准的6个市区)情况如下:
1.优良天数和重度以上污染天数
①优良天数: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均有所增加,延安减少(表2)。
②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各市均有所减少(表2)。
表2: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优良天数和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同比
城市 |
优良天数(天) |
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天) |
||||
2014年 第一季度 |
2015年 第一季度 |
同比增减 |
2014年 第一季度 |
2015年 第一季度 |
同比增减 |
|
西安 |
14 |
51 |
+37 |
32 |
8 |
-24 |
宝鸡 |
23 |
56 |
+33 |
24 |
4 |
-20 |
咸阳 |
19 |
54 |
+35 |
24 |
7 |
-17 |
铜川 |
32 |
40 |
+8 |
25 |
8 |
-17 |
渭南 |
19 |
+55 |
+36 |
28 |
6 |
-22 |
杨凌 |
28 |
54 |
+26 |
14 |
2 |
-12 |
延安 |
52 |
46 |
-6 |
6 |
2 |
-4 |
2.主要指标浓度变化
①可吸入颗粒物(PM10):各市均有所下降(表3)。
表3: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期对比
城市 |
2014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2015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同比增减 |
西安 |
225 |
154 |
-31.7% |
宝鸡 |
195 |
122 |
-37.7% |
咸阳 |
207 |
132 |
-36.1% |
铜川 |
170 |
139 |
-18.3% |
渭南 |
205 |
127 |
-38.2% |
杨凌 |
215 |
123 |
-42.9% |
延安 |
143 |
132 |
-8.0% |
②细颗粒物(PM2.5):各市均有所下降(表4)。
表4: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2.5)同期对比
城市 |
2014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2015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同比增减 |
西安 |
133 |
74 |
-44.4% |
宝鸡 |
133 |
71 |
-46.8% |
咸阳 |
125 |
76 |
-39.6% |
铜川 |
108 |
82 |
-24.3% |
渭南 |
138 |
76 |
-45.3% |
杨凌 |
96 |
69 |
-28.0% |
延安 |
74 |
65 |
-13.0% |
③二氧化硫(SO2):各市均有所下降(表5)。
表5: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二氧化硫(SO2)同期对比
城市 |
2014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2015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同比增减 |
西安 |
65 |
41 |
-37.3% |
宝鸡 |
60 |
26 |
-57.0% |
咸阳 |
52 |
40 |
-24.2% |
铜川 |
73 |
49 |
-32.5% |
渭南 |
81 |
36 |
-55.5% |
杨凌 |
44 |
40 |
-8.8% |
延安 |
73 |
65 |
-11.2% |
④二氧化氮(NO2):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均有所下降,延安持平(表6)。
表6: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二氧化氮(NO2)同期对比
城市 |
2014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2015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同比增减 |
西安 |
62 |
44 |
-28.6% |
宝鸡 |
51 |
38 |
-26.2% |
咸阳 |
45 |
40 |
-11.4% |
铜川 |
51 |
41 |
-18.9% |
渭南 |
45 |
36 |
-18.8% |
杨凌 |
40 |
15 |
-62.5% |
延安 |
56 |
56 |
0 |
… 一氧化碳(CO):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均有所下降,延安有所上升(表7)。
表7: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一氧化碳(CO)同期对比
城市 |
2014年第一季度 (毫克/立方米) |
2015年第一季度 (毫克/立方米) |
同比增减 |
西安 |
3.8 |
3.6 |
-5.3% |
宝鸡 |
4.1 |
2.9 |
-29.3% |
咸阳 |
2.9 |
2.3 |
-20.7% |
铜川 |
3.8 |
2.9 |
-23.7% |
渭南 |
3.2 |
2.2 |
-31.3% |
杨凌 |
3.9 |
3.5 |
-10.3% |
延安 |
3.6 |
6.2 |
72.2% |
†臭氧(O3):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延安有所下降,西安、咸阳有所上升(表8)。
表8:2015年第一季度7市(区)臭氧(O3)同期对比
城市 |
2014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2015年第一季度 (微克/立方米) |
同比增减 |
西安 |
67 |
69 |
3.0% |
宝鸡 |
88 |
70 |
-20.5% |
咸阳 |
100 |
103 |
3.0% |
铜川 |
114 |
109 |
-4.4% |
渭南 |
98 |
78 |
-20.4% |
杨凌 |
139 |
89 |
-36.0% |
延安 |
98 |
90 |
-8.2% |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全省36条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7mg/L、1.303mg/L;分别较2014年下降15.0%、10.9%;分别较2013年下降15.0%、32.1%。
与上年同期相比,陕南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继续保持优;关中渭河流域水质好转;陕北延河、无定河水质无明显变化;黄河干流水质良好。
汉江、丹江、嘉陵江: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稳定保持优。
渭河干流:渭河干流水质继续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较2014年分别下降9.1%、34.3%;较2013年分别下降13.0%、50.7%(图2)。
图2 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化学需氧量:西安天江人渡断面为Ⅴ类,其他断面均为Ⅰ~Ⅳ类。西安天江人渡断面较2014年同期下降25%(图3)。
图3 2015年第一季度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沿程变化图
氨氮:咸阳铁桥、天江人渡、耿镇桥和新丰镇大桥为劣Ⅴ类,其他10个断面为Ⅱ~Ⅳ类。与2014年同期相比,氨氮平均浓度下降34.3%(图4)。
图4 2015年第一季度渭河干流氨氮沿程变化图
渭河支流:渭河支流水质继续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较2014年分别下降31.0%、14.3%,较2013年分别下降33.3%、24.3%(图5)。
图5 渭河支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渭河支流千河水质为Ⅲ类,良好;泾河水质由上年同期的Ⅳ类改善为Ⅲ类,良好;涝河水质由上年同期的劣Ⅴ类改善为Ⅳ类,轻度污染;小黑河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北洛河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清姜河水质由上年同期的Ⅱ类下降为Ⅳ类,轻度污染;金陵河水质由上年同期的Ⅲ类下降为Ⅳ类,轻度污染;漆水河水质由上年同期的劣Ⅴ类改善为Ⅴ类,中度污染;黑河水质由上年同期的Ⅳ类下降为Ⅴ类,中度污染;沣河水质为Ⅴ类,中度污染;皂河、小漆水河(石川河)、临河、沋河、灞河、新河水质为劣Ⅴ类,重度污染。
延河、无定河:延河、无定河水质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黄河中下游(陕西段):黄河干流和10条直接入黄支流,商洛南洛河水质优,榆林黄河干流、榆林秃尾河、榆林悖牛川、延安仕望河、延安云岩河、渭南徐水河水质良好,榆林窟野河、延安清涧河、渭南金水沟、渭南涺水河轻度污染。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15年第一季度,2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取水15650.36万吨,取水量同比上升312.15万吨,达标水量15650.36万吨,达标率为100%。
三、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一季度,我省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属正常水平,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四、声环境质量状况
一季度,十个设区市开展功能区噪声监测,宝鸡、咸阳、渭南、榆林、安康和商洛各功能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全部达标,其他城市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陕西恒健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监理) 公司拥有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陕西省环境监理资质证书和陕西省建设厅颁发的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经营范围涉及环境监理、工程监理、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环保科技与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029-85331687,15991260111
(责任编辑:薛文婷)
上一篇:我省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 |
下一篇:省环保厅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贯彻省委治污降霾专题会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