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和措施 |
1 |
榆林实验中学配建青山路公共停车场及新建附属楼项目 |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路南榆林实验中学校园内 |
榆林实验中学 |
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项目用地9377.80m2 ,用地现状为篮球场地三座、食堂、科技展厅、单身职工宿舍,现有建筑面积约5352m2。拟将上述原有构筑物拆除后,建设地下两层的停车场一座和地上四层的附属楼一座及其校园道路、配套的绿化、室内外管线、消防等配套设施,以及标准化的篮球场地三座,总建筑面积共计27598m2,总投资8831.3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3.5万元,占总投资的0.95%。 |
(1)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扬尘
采用封闭施工的方法,设置围挡,采取洒水和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加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序,禁止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消化石灰及拌石灰土。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将建设期扬尘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
②施工噪声
施工场地四周设置隔声屏障围挡,中、高考期间严禁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采取适宜的施工方式,避免扰民现象发生。
③施工废水
主要是施工生产废水,排放量小,污染较轻,经临时性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回用,对环境影响很小。
④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占地为永久占地,工程建成后,随着生态恢复,以及对项目四周、内外空地和道路两侧环境绿化措施实施,提高区域绿化面积,项目将大大地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应。
(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附属楼餐厅油烟设专用烟道顶楼排放,厨房以天然气为燃料,燃气废气及油烟采用集气罩收集,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经专用烟道引至楼顶排放;地下停车场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废气经排气口排放。
②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厨房的餐饮废水进入隔油池,之后与该楼其他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榆林榆林市城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对区域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③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源较少,且多位于地下设备间,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后,场界噪声能够达标;另外,运行期附属楼本身为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加强绿化,临街房间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隔声等措施,切断噪声传播途径后,使附属楼内部声环境满足要求。
④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生活垃圾与单独收集餐厨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最终送往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隔油池废油脂单独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经分析可知,“榆林实验中学配建青山路公共停车场及新建附属楼项目”建成后污染物产生量很小,且均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基本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产生影响,能够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2 |
崇文雅苑棚户区改造项目 |
榆林城区西沙文化北路以东、畜牧研究所家属院以西、崇文路以北、王家楼村以南。 |
榆林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部 |
项目总拆迁面积为164.84亩,项目总拆迁面积为290.8亩,改造住户487户,征收正房898孔、旧单元176套。拆迁后将地块划分为两块,本项目用地为地块二,其占地面积94.86亩,总建筑面积为232128.30平方米,新建7住宅楼、7栋商住楼,1座沿街商铺、1栋幼儿园及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本项目总投资93540.7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9万元,占总投资的0.27%。
|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拆迁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及噪声污染,落实工地外围设置围挡、原料覆盖堆放、进出工程车辆加盖遮蔽篷布、不定期洒水、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等措施,并按照《夜间施工许可证》许可时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噪声扰民。房屋拆迁完毕后不能开始施工,应当采取地面绿化、硬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废水经沉淀池简单处理后会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拆迁建筑垃圾送指定渣土场,建筑施工垃圾送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落实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环境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⑴ 环境空气
项目投入运营后,废气排放主要是居民生活燃用天然气产生的燃料废气和厨房油烟、地下车库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
项目建成后采暖依托市政集中供热管网,居民生活商业活动所有动力能源选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和电,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控制极为有利,不会加重区域内大气污染。项目居民厨房灶头配置抽油烟机,油烟由抽油烟机收集后经竖向烟道引至楼顶部排放,地下车库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废气经排气筒排放。建成后项目绿化总面积约为21038.6m2,绿化方式为乔、灌、草立体结合,能有效提高局部区域大气自净能力。
⑵ 水环境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雨水进入区域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引,最终进入榆林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⑶ 声环境
项目在采取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地下室内,并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以及对小区内商业噪声进行控制管理的基础上,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对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小。道路交通噪声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道路汽车行驶对邻街住宅的影响,在设计中要考虑防噪距离,并采用绿化带降噪、安装防振隔声门窗、合理规划室内布局等综合防护措施,使室内声环境标准保持在40dB(A)以下。
⑷ 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2009.38t/a;商业垃圾产生量约为634.76t/a;小区内设分类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由物业管理中心将区内垃圾收集运送至沿街垃圾收集点,最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往榆林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商业垃圾分类收集,统一外售给废品回收站,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造较小。
建成后,商住综合楼,未设立配套规划油烟专用烟道的,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不得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商住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服装干洗场所。商业楼如从事餐饮业必须配套规划建设油烟专用烟道、公用隔油池。所有商业用房如从事餐饮业、娱乐服务业等产排污活动,必须取得环保审批手续方可建设。
项目在采取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可将其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和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
3 |
滨水西岸(原建安路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
榆林城区西沙建安路以东、西沙沙畔以西、柳营路以北、人民路外贸家属楼以南。
|
榆林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部 |
项目总拆迁面积为290.8亩,改造住户822户、平房2497。拆迁后将地块划分为三块,本项目用地为地块二,其占地面积143.5亩,总建筑面积为366602平方米,新建8栋商住楼、3栋住宅楼,1栋商业楼、1座幼儿园及地下车库和道路工程等配套设施,本项目总投资, 18979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62.6万元,占总投资的0.138%。 |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拆迁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及噪声污染,落实工地外围设置围挡、原料覆盖堆放、进出工程车辆加盖遮蔽篷布、不定期洒水、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等措施,并按照《夜间施工许可证》许可时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噪声扰民。房屋拆迁完毕后不能开始施工,应当采取地面绿化、硬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废水经沉淀池简单处理后会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拆迁建筑垃圾送指定渣土场,建筑施工垃圾送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落实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环境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⑴ 环境空气
项目建成后采暖依托市政集中供热管网,居民生活及商业活动所有动力能源选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和电,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控制极为有利,不会加重区域内大气污染。项目居民厨房灶头配置抽油烟机,油烟由抽油烟机收集后经竖向烟道引至楼顶部排放。幼儿园食堂设置专用的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不低于85%),废气处理后经专用排气筒引至楼顶高空排放。地下停车场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废气经专用烟道排放,车库废气中非甲烷总烃、CO、NOx等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此外,项目建成后,项目绿化总面积为33771.2m2,绿化方式为乔、灌、草立体结合,能有效提高局部区域大气自净能力。
⑵ 水环境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方式,雨水经收集口收集后排入附近雨水管网。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榆林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⑶ 声环境
项目在采取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地下室内,并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以及对小区内商业噪声进行控制管理的基础上,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对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小。项目建成后,道路交通噪声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道路汽车行驶对邻街住宅的影响,在设计中要考虑防噪距离,并采用绿化带降噪、安装防振隔声门窗、合理规划室内布局等综合防护措施,使室内声环境标准保持在40dB(A)以下。
⑷ 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城市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3045.20t/a;商业垃圾产生量为820.79 t/a。各小区设分类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由物业管理中心将区内垃圾收集运送至沿街垃圾收集点,最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往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对环境影响较小。
建成后,商住综合楼,未设立配套规划油烟专用烟道的,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不得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商住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服装干洗场所。商业楼如从事餐饮业必须配套规划建设油烟专用烟道、公用隔油池。所有商业用房如从事餐饮业、娱乐服务业等产排污活动,必须取得环保审批手续方可建设。
项目在采取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可将其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和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
4 |
驼城家园(原东沙兴中路、育才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 |
榆林城区驼峰路与兴中路交界东北角。
|
榆林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部 |
项目总征地面积52643平方米,征收房屋面积17201平方米,拆除平房562孔、涉及居民199户,拆迁后将地块划分为两块,本项目用地为地块一,其占地面积273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7968平方米,新建3栋商住楼及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本项目总投资444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5万元,占总投资的0.28%。 |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拆迁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及噪声污染,落实工地外围设置围挡、原料覆盖堆放、进出工程车辆加盖遮蔽篷布、不定期洒水、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等措施,并按照《夜间施工许可证》许可时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噪声扰民。房屋拆迁完毕后不能开始施工,应当采取地面绿化、硬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废水经沉淀池简单处理后会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拆迁建筑垃圾送指定渣土场,建筑施工垃圾送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落实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环境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① 空气环境
项目投入运营后,废气排放主要是居民生活燃用天然气产生的燃料废气、厨房油烟废气和地下停车场产生的汽车尾气。
项目建成后采暖依托市政集中供热管网,居民生活及商业活动所有动力能源选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和电地下停车场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废气经排气筒排放,车库废气中CH、CO、NOx等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因此,该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② 水环境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榆林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运营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③ 声环境
项目在采取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地下室内,并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等措施以及对商业噪声进行控制管理的基础上,噪声排放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表1中2类区标准,不会对声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项目建成后,道路交通噪声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对此,项目设计时进行了合理布置,以减缓噪声影响。同时项目拟采取加强绿化、室内合理布局和设置隔声窗等措施进行防治,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后可以减少交通噪声对其影响。
④ 固体废弃物
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项目拟设分类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由物业管理中心将垃圾收集运送至沿街垃圾收集点,最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往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⑤ 生态环境
项目因地制宜地利用空闲土地进行环境绿化,绿地率35%,可以达到相关要求,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建成后,商住综合楼,未设立配套规划油烟专用烟道的,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不得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商住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服装干洗场所。商业楼如从事餐饮业必须配套规划建设油烟专用烟道、公用隔油池。所有商业用房如从事餐饮业、娱乐服务业等产排污活动,必须取得环保审批手续方可建设。
项目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市政设施依托有保障,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