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和措施 |
公众 参与情况 |
1 | 陕西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煤发电项目(2×300MW)330kV送出工程 | 榆林市府谷县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水川低热值煤发电项目330kV送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330kV输电线路工程和府谷Ⅱ33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本期新建330kV线路长约28.5km,其中同塔双回单侧挂线1.4km,单塔单回线路27.1km;府谷Ⅱ330kV变电站扩建2个330kV出线间隔。本项目静态总投资697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6.01万元,占静态总投资的0.09%。 |
(1)电磁环境:工程电磁环境影响来自运行期,通过与已运行变电站、输电线路的监测数据及理论计算进行类比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运行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2)大气: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塔基开挖、组建、设备的运输安装,以及粉体物料堆存、车辆运输等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施工单位应经常清洗运输车辆、道路洒水以减少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对干燥的作业面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在采取洒水、遮盖、及时清运、避开大风天气施工等措施后,加之施工工期短,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进度、布局,加强管理,避免施工噪声扰民。运行期的可听噪声主要是变电站运行时,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由于表面场强的存在而形成电晕放电,电晕会发出人可听到的噪声;架空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建议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布置。 (4)水环境: 施工期间的废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排水。生活污水依据变电站污水处理设施,用于站区绿化及抑尘喷洒,不外排。输电线路的施工具有局地占地面积小、跨距长、点分散等特点,每个施工点上的施工人员很少,施工人员可就近租用当地居民民房或工屋,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当地居民的化粪池处理后收集用于堆肥,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影响。 (5)固体废物:变电站施工时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输电线路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施工人员较少,一般租用当地民房,停留时间较短,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很少,可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330kV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本项目的变电站主要为扩建间隔工程,扩建完成后变电站不新增加值班人员,故变电站也不会新增生活垃圾,运行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6)生态: 本工程位于榆林市府谷县境内,同时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只要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工程建成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电磁和噪声,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
上一篇:关于对旬邑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的公示 |
下一篇:关于2016年9月2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 |